近日,数字草莓“中国草莓之都”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通过数字赋能、安徽科技加持,长丰产业进一步推进草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着力打造数字农业新模式,转型让种草莓也有了科技“狠活儿”。升级
长丰县智慧草莓园的数字草莓实验大棚里,一盆盆形态各异、安徽色彩多姿的长丰产业草莓种苗让人大开眼界。“这是推动我们的‘草莓种质资源圃’,这里一共收集了来自全世界范围内,转型日系、升级欧美系等两百多个草莓品种。数字草莓”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介绍,安徽通过全球搜集,长丰产业“博采众长”,可以定向改良,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草莓品种,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
作为“中国设施草莓第一县”,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已迈上总产值和品牌价值“双百亿台阶”。长丰县智慧草莓园于2022年开始建设,核心示范区面积共200亩,计划于2025年建成高标准数字草莓产业示范基地1000亩,依托数字化农业科技,助力长丰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打造长丰县乡村产业振兴样板。
大棚内,李伟点开手机App,“只要我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监测草莓长势,掌握温度、湿度、虫害、光照等情况。”李伟说,园内建设了二十多套环境类和植物本体传感器等数字化设备,能通过手机和电脑实时获取环境中的温湿度、土壤参数值、植物长势等信息数据,赋能草莓种苗的快速开发和更新换代。
为提升草莓产业的数字化水平,长丰县建立全国首个草莓产业互联网平台,按照数字赋能草莓产业思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字草莓”大数据中心、草莓园区智能管理、草莓品质品牌数字管理等数字化系统,构建长丰草莓“产业布局、病虫害识别、肥水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销售网络”一张大图,实现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打造草莓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五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模式。
在“数字草莓种植区”,可以看到,草莓种植利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无土栽培种植系统,也叫“草莓天瀑”,可自动升降,实现高密度种植。李伟介绍,“草莓天瀑”配置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装备,通过电脑和手机,就能随时查看草莓苗的长势,操控水肥管理,对大棚内的温光水肥等进行远程智能操控,实现无人化值守。综合利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的建模分析,最后就能得到草莓生长过程的一个模型,给草莓种植户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案。“说得形象一点,就相当于给农户提供一个草莓种植的说明书出来,农户们以后就可以凭着这个说明书来科学种植草莓。”李伟说。
据测算,草莓数字化生产降本增效成效显著。通过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和水肥药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准化施肥、施药,草莓生产能节肥30%、节药45%。同时,数字化生产能实现草莓平均产量提高15%,每亩节省农资、人力等费用800元,亩均增产增收约3600元。(张玉芳)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乔义平 记者徐文智)8月26日至9月28日,陕西省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利剑保“胃”行动,为十四运会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本次行动重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隆冬时节,长春室外滴水成冰,吉林省市场监管厅15楼会议厅内却温暖如春,其乐融融。12月27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畅享消费 吉祥有礼”吉林特色伴手礼2024年新闻通报会召开 ...
在矿山作业中,无人驾驶无疑代表着行业的未来。但博雷顿认为,智能化并非无人驾驶专属。即便不启用无人驾驶系统,博雷顿智能化硬件也能为车辆运营与维护带来诸多有益改变。从状态感知到预测性维护,从电气安全到冗余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张静 巫彤瑶记者张文章)日前,在福建省三明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等多家单位助力下,三明市宁化县安乐镇夏坊村长者食堂正式启用。活动现场,三明市消委会开展“食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董芳忠)近日,星巴克企业办事人员李溪珈在北京市东城区政务服务大厅拿到了新设立门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据悉,这是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试行直营连锁餐饮服务企业“告知承 ...